“价格战”一触即发?问界、小鹏开启降价,下一个会是谁?

43次阅读
“价格战”一触即发?问界、小鹏开启降价,下一个会是谁?插图

继华为问界 AITO 降价后,小鹏汽车也坐不住了。

1 月 17 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自 2023 年 1 月 17 日 14:00 起,小鹏旗下 G3i/P5/P7 等新能源车型启动新年新价格体系。同时,小鹏汽车对公告发布前一年内订购 G3i/P5/P7 的首任车主,同步给予新春回馈。对此,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希望能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智能和科技给生活和出行带来的改变。

在降价公告发布后,1 月 18 日,小鹏汽车港股开盘后一度下跌 6%,创 2022 年 12 月以来新低,截至收盘小鹏汽车港股下跌 2.93%,报 36.4 港元 / 股。

直面竞争,小鹏加入价格战

实际上,对于小鹏此次降价,业内普遍认为是特斯拉降价后,对小鹏汽车冲击较大,因此小鹏也只能调整价格来稳定现有局面。华泰证券指出,特斯拉降价后主销产品价格带下探至 22.99 万元,与小鹏汽车当前的主销产品价格区间重叠较大。

据了解,特斯拉在今年 1 月 6 日率先开启了价格调整,降价后的特斯拉 Model 3 价格区间在 23-33 万元。而在此价位的竞品有比亚迪海豹、零跑 C01 以及小鹏 P7 等车型。特斯拉 Model Y 降价后的售价区间在 26-36 万元,这个价位则有蔚来 ET5、极氪 001、比亚迪唐 EV、问界 M5 等车型。

从销售端来看,特斯拉的降价也确实带来了刺激效果。招银国际(CMBI)汇编的数据显示,特斯拉降价后首周(1 月 9 日至 1 月 15 日),在中国的日均销量比 2022 年同期猛增 76%,达到 12654 辆,而当周中国的整体汽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 14.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特斯拉降价后订单暴增,对部分车企同价位车型造成一定压力,部分车企为保住市场份额会选择跟进。”

正如颜景辉所言,华为问界 AITO 首先开始降价,以面对特斯拉价格调整后带来的冲击。据了解,问界 M5EV 调整后售价为 25.98 万元起,AITO 问界 M7 调整后售价为 28.98 万元起,降幅在 3 万元左右。

小鹏汽车作为第二个降价的国内品牌,其也将小鹏 P7 的售价调整至能与特斯拉 Model 3 竞争的档位。具体来看小鹏此次售价调整情况,官方信息显示,小鹏 P5 售价从此前的 17.99-22.59 万元调整为 15.69-20.29 万元,下调幅度在 2.3 万元;小鹏 G3i 售价从此前的 16.89-20.19 万元调整为 14.89-17.69 万元,调幅度在 2 万元 -2.5 万元。其中 460N+ 和 520N+ 两种版本下降 2.5 万元,460G+ 下降 2 万元;作为与特斯拉 Model 3 直接抗衡的竞品小鹏 P7 也从此前的 23.99-28.59 万元调整为 20.99-24.99 万元,调整幅度在 3 万元 -3.6 万元不等。

由此来看,小鹏大幅调整售价,还是想要在与特斯拉的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小鹏的产品声量与特斯拉相比,消费者会偏向特斯拉一些,所以对于小鹏汽车来说,降价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汽车分析师徐嘉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价格调整或将持续

随着小鹏汽车全面降价,国内新能源车企“价格战”会不会一触即发?

事实上,进入 2023 年,汽车产品的价格调整一直没有停歇。早前,由于国补退出,不少车企都开始发布涨价公告。包括比亚迪、几何、长安汽车、哪吒汽车、睿蓝汽车等。对于价格上涨理由,各家车企均表示,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已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到期,另一方面是由于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不过,在涨价潮过后,车企又迎来了一波降价潮。部分车企宣布 2023 年将不再对价格调整,或给予一定补贴。

对此,华创证券一份研报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坡的背景下,已经有不少车企宣布不涨价或者涨价幅度明显低于退坡幅度,结合碳酸锂价格回落和特斯拉中国大幅降价带来的鲶鱼效应,2023 年国内电动车整车预计逐步内卷,电车售价将见顶,有望刺激国内消费需求,预计国内电动车市场维持中高速增长。

从特斯拉降价后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出价格调整对市场的影响,这也让其他新能源品牌不得不加入到这场战役中。不过,这也不是所有车企都有资本加入,毕竟牺牲盈利换取市场份额的事,只有巨头能参与。

根据国泰君安的研报显示,特斯拉在 2022 年三季度的毛利率已经高达 27.9%,单车利润为 9687.9 美元,远超传统汽车厂商及其他新能源厂商。

此外,国泰君安研究显示,在产能方面,特斯拉实际产能已经达到了年产能 100 万辆。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 439770 辆。从这点来看,特斯拉还有很大的产能没有消耗。

这也意味着,如果真的内卷起来,像特斯拉这样有产能有资金的车企还可以抵御,但一些仍处于亏损状态的车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我国的汽车市场,降价是最有效的促销方式之一,部分消费者之所以选择观望,就是想寻找合适的买点。然而降价虽然能够快速提升销量,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是会降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口碑。二是降价容易,想要再把价格提上去就很难。因此,车企在调整价格前,还是要先考虑后续的市场走向及自身的布局。”徐嘉平表示。

“价格战”一触即发?问界、小鹏开启降价,下一个会是谁?插图4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 APP

原文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3-01-19/doc-imyatrfa8725176.shtml

正文完
 
追风者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追风者 2024-01-17发表,共计2109字。
转载说明: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必删除。 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