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另类结局:六百万年后人类团灭(安尼亚拉号)影评

45次阅读

《流浪地球》为国产太空科幻片历史掀开了新希望的序幕并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仅是它显示出中国电影工业的巨大进步,更在于它 " 带着家园去流浪 " 引发了深植于国人的乡土情怀的强烈共鸣。

恰如刘培强所说 " 从流浪地球计划启动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 当人类开始踏上太空流浪之旅时,就再也没有退路。那么如果人类太空移民计划失败的话,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由丹麦与瑞典合拍的低成本科幻片《安尼亚拉号》则向我们展示了《流浪地球》的另类结局。

1、星舰文化

《安尼亚拉号》讲述因地球遭到破坏而充满了放射性物质后人类无法生存,人类打造了一艘名为 " 安尼亚拉号 " 飞船离开,前往火星移民,但因为在航行过程中发生极小概率事故导致失去动力,由此开启漫长而孤独无缘的太空流浪之旅。

在这艘载着 8000 人原定用三周时间从地球抵达火星的 " 安尼亚拉号 " 上,几乎囊括了所有人来的生存需求。

保障生存基础、为人类提供氧气和水的大型藻类工厂,

满足旅客娱乐休闲的酒吧、舞厅和商场,

甚至还有一个能和人脑建立链接、给予人精神寄托的 AI 系统 "MIMA"。

在电影里," 安尼亚拉号 " 的庞大程度甚至要比《星球大战》里帝国歼星舰还要大一圈,它已经跳出了普通星际飞船的概念,甚至可以看做一个自给自足的太空移动式家园。

但当 " 安尼亚拉号 " 偏离航道、走上太空流浪之旅时,已经从欧美古老的大航海移民文化,转向了长期居住在太空的星舰文化。不仅是本片,还有经典的《星际迷航》系列、《太空旅客》等都是星舰文化的体现。《流浪地球》其实也可以看做是星舰文化的另类表现,别人是造艘飞船,而它则是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

比起突出归乡心理和与原住民矛盾激化的移民文化,星舰文化则突出了人类在宇宙之中的渺小与孤独。

2、寄托与希望

无论是移民文化还是星舰文化,当人类从故乡离开前往新的生活目的地时,都是满怀希望的。

所以当安尼亚拉号的舰长宣布飞船偏离航道后并提出可能在两年内利用某个天体的引力进行返回时,并没有人提出质疑、甚至站出来取而代之,因为所有人仍旧把前往火星当做是唯一的选择,而不是永远在安尼亚拉号上生活。因此当飞船上的运行工作出现空缺的时候,不少旅客纷纷选择了参与其中,为返航出一份力。

尤其是在五年后宇宙中飘来一根被认为是 " 燃料棒 " 的探针时,所有人的希望瞬间再度提升到了顶峰,连专业的工作人员也倾尽全力去研究。恰如《流浪地球》里所说 "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希望的珍贵在于哪怕只有一点点,都可以产生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的效果。

漫长而枯燥的漂泊过程中,人们怀希望的内心会不断被现实所打击,最后衍变成了绝望。电影通过 AI 系统 "MIMA" 的变化来体现看似平静的人们内心所发生的情感转变。

刚开始的时候,人类在 "MIMA" 下会看见生机勃勃、风光秀美的地球,而随着人类内心的绝望和恐惧不断增加,画面也变得诡异起来。直至最后,AI 系统 "MIMA" 也被人类的绝望所吞噬,选择了爆炸自杀。

3、绝望与毁灭

AI 系统 "MIMA" 选择爆炸自杀其实就代表了人类情感上的巨大转变,希望变成了绝望。而失去了精神寄托的人,行为也开始崩塌。

精神的空虚促进了邪教的诞生,生存的欲望转而变成肉体上的欢愉。在邪教唆使下拖家带口自杀、无视道德伦理进行集体性行为。当悲观的情绪不断蔓延开来,越来越多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有些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自杀。

在章回体的叙述下,绝望情绪不断叠加。24 年后还活着的人们早已佛系,选择静静等待死亡。近 600 万年后,安妮亚拉号终于飘到了天琴座星系一颗宜居的星球时,可飞船内部早一片死寂,所有人也早已化作一片尘土。

《安尼亚拉号》最后以全人类团灭作为结局,与其他太空科幻电影截然不同,无疑带给观众一丝震撼和反思。从结局回看开头就会发现,人类无论是移民到新的星球,还是漂泊在太空,最终的毁灭其实早已注定。

人类不知节制的活动破坏了地球的生态,最终导致了环境令人类自我无法生存。移民新星球还是太空,其实都是人类自我短暂的喘息,任由自我 " 野蛮生长 " 才是导致自我毁灭的关键。人类其实渺小的,无论人类如何野蛮生长终究影响的只是自己的生存。对于地球和宇宙来说,人类不过是沧海桑田的一瞬间,根本不足以影响到它们。

所以人类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首先应学会自我克制,然后保护好地球。因为保护好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原文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58561/

正文完
 
追风者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追风者 2023-12-04发表,共计1793字。
转载说明: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必删除。 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