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109万,问界M9超50万!特斯拉持续降价,国产电车为什么越卖越贵?

41次阅读

昨天的华为发布后上,常务董事余承东现身,带来了问界 M9 的预发布。“ 问界 M9 将重新定义 1000 万以下最好的智能 SUV”——其发出的豪言壮语,在随后将会议气氛掀至高潮。

余承东宣布, 问界 M9 系列预计售价区间 50 万元至 60 万元 ,将于 2023 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此外他坦言,当前问界系列车型价格,相对而言成本过高,车厂压力很大。

华为聚焦高端车市场的野心,已天下皆知。与此同时,价格持续上探、试图冲击百万级别的新能源品牌也不止华为一个。

特斯拉持续降价,国产品牌却在冲击百万豪车

去年 6 月,理想汽车 CEO 李想说过,理想 L9 是 500 万以内最好的 SUV。昨天以后,余承东把比较的门槛提到了 1000 万。

他在发布会上称,问界 M9 定位全景智慧旗舰 SUV,搭载全铝合金底盘,全系标配空气弹簧及 CDC 减震系统。此外,M9 突破性地接入 AI 大模型,将打造业界最强的车载人工智能体验。“比豪华更豪华,比科技更科技。”

价格方面,问界 M9 系列预计售价区间在 50 万元至 60 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问界 M5、M7 的平均售价一度超过 30 万,但依然难以帮助华为汽车业务和与其合作的塞力斯走向盈利。外界认为,原因之一在于问界系列定价过低。对此,余承东曾在去年 8 月的问界 M7 交付仪式上调侃称,有人告诉他问界 M7 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便宜了,“ 因为他过去都是买一两百万元以上的车,贵一点能体现到他的身份。

现在看来,华为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了。

需要重申的是,“华为不造车,只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据澎湃新闻日前报道, 华为将与合作车企江淮冲击百万元级别的超高端汽车市场,交付时间或要等到明年。 而早在两个月前余承东就曾明确表示,由于投入高、成本下不来,20 万以下的车会亏损,所以不做 20 万元以下的市场。

早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曾表示,20 万元以上的汽车对消费者来说都可以称为豪车。依照这个概念,同样冲击高端新能源车领域的国产品牌不在少数。

据太平洋汽车网数据,极氪 009 售价在 49.9-58.8 万之前,阿维塔 11 的售价最高上探至 60 万,蔚来最贵的 ES8 车型售价为 49.6 万 -65.6 万元,一汽红旗 E -HS9 车型售价为 50.98-77.98 万,高合汽车的一款 HiPhi X 售价最高则可以触及 80 万元。

不过比较之下不难发现, 百万以上的电车市场依旧被奥迪、宝马、奔驰、保时捷、劳斯莱斯等老牌品牌盘踞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广汽埃安发布全新高端品牌 Hyper 昊铂,其首款跑车 Hyper SSR 预售区间为 128 万 -168 万元。在今天开幕的 2023 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发布仰望 U8 豪华版和越野玩家版,预售价格为 109.8 万元。

有意思的是,当这些品牌纷纷挤入高端市场的同时,一向高端的特斯拉却在持续降价。 尤其今年一月以来,其热门车型 Model Y 的起售价降低了 24%,而其基础款车型 Model 3 已从最早在国内开售时的 35 万多降到了 20 万出头——而这期间,也不过三四年时间。

电动车真的越卖越贵了吗?新能源活着都不容易

作为高端电动车代表的特斯拉,持续降价可能并非意在开启价格战。其创始人马斯克表示, 制造更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汽车是特斯拉一以贯之的目标,降价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

特斯拉能够持续降价的主要原因与其极致的成本控制密不可分。据蓝鲸汽车报道,目前位于美国德州和德国的两家新工厂加大了产能,这可以分摊更多的固定成本;此外特斯拉还将在上海新建一家超级工厂,专门生产该公司的超大型储能商用电池 Megapack,同时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认为, 特斯拉品牌本身存在较大溢价空间,降价措施其实是一种“以价换量”。

据特斯拉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 年一季度,新车交付量相比于去年同期报告的 31 万辆同比增长了 36%,相比于去年第四季度报告的 40.52 万辆环比增长了 4%。看起来,其降价举措已初见成效。

比亚迪仰望109万,问界M9超50万!特斯拉持续降价,国产电车为什么越卖越贵?插图

智点汽车市场总监高强告诉蓝鲸记者,特斯拉已经树立起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形象,销量风生水起,不需要为生存挣扎。 从特斯拉几次降价后销量暴增的现象看,低价能为特斯拉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已经可以证实

当然,特斯拉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可用于降低价格,其他公司却没有这样做的资本。如上文所述,以问界为代表的一些品牌反而选择了冲击高价市场。

高强认为,新能源品牌纷纷冲击高价市场,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目前我国中低端车型市场是竞争车型最多竞争最激烈的。 新能源汽车 BOM 成本中,电池电机电控合计占到单车成本的 50%左右,受限于三电成本制约,低价位的新能源车利润普遍不高。

以销量王者五菱宏光 MINIEV 为例,其 2.88 万起步的售价极具攻击性,去年全年累销超 55 万辆,蝉联 28 个月中国品牌纯电汽车销量第一。但正因为单车售价低,相比吆喝它真的不太挣钱。财通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根据市场各种零部件供应商公开的成本价预估,五菱宏光 MINIEV 的毛利率有可能在 2%至 3%。

相反, 在 30 万以及更高价格的中高端电动车市场,主流车企诸如 BBA、丰田、大众等都没有正式布局,没有那么多的竞争压力 。“对国产新能源车企而言,靠走量薄利多销的路走不通,为了稀释三电系统成本,获取更高的盈利,进入中高端市场提升品牌溢价就成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高强表示。

那么进军高端车市场,车企是否就能成功“以量换价”呢?

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总裁汪严旻表示, 只有让这些 30 万元以上的新车成为爆款,华为与合作车企才能最终都赚到钱。 去年一年,问界卖了 7.5 万辆;进入 2023 年,其一季度销量仅 11659 辆,在主要新能源车企中销量排名靠后。

而某位接近新能源行业的人士告诉蓝鲸记者,他认为“国产电车越卖越贵”很难说是一种趋势, 其实只是品牌的定位和发展阶段不同而已 。比如高端化开局的蔚来,将筹划名为“萤火虫”的中低端价位子品牌,主要针对 20 万元以下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10 万 -15 万元车型是当前乘用车领域的核心主力。换言之,用户的最大购车需求大概率也将集中于此。事实上年初以来,国内车市价格战空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 40 个汽车品牌推出降价、政企高额补贴、终端大幅让利等政策。

这是一个残酷的市场,没有车企能独善其身。

原文链接:http://mapp.jrj.com.cn/news/finance/2023/04/18202137485670.shtml

正文完
 
追风者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追风者 2024-01-06发表,共计2547字。
转载说明: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必删除。 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