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和骁龙的处理器哪个更好?

54次阅读

所有领域的科技创新都需要长期的投入与规模化,对于高通来说,创新深深植根于其 DNA 中。成立 30 多年来,高通一直致力于以基础科技的发明和创新,让前沿移动连接技术惠及大众与各行各业。

成立于 1985 年,在 30 多年的持续创新过程中,一直以移动通讯技术为核心,推动了无线通讯领域的持续发展。在射频技术、Modem 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应用处理器方面,与业界同仁一起合作,为市场提供优质、有卓越移动用户体验的产品,带动产业链和生态的发展。

加速生态系统创新与合作

现在许多消费电子厂商都喜欢讲“生态”这个概念,并且大家也都明白,只有完整的产品生态才能更好地留住消费者。

高通和骁龙的处理器哪个更好?插图
图源:高通

高通基于移动平台领先的计算、图形、AI 能力,以及“统一的技术路线图”,让所有产品都能受益,也为厂商带去了许多优势。

从 AI 方面来看,高通早在 2015 年的骁龙 820 中就率先加入了 AI、神经网络计算技术,而到了骁龙 845、骁龙 855 时,其移动 AI 体系正式成型,且使用了不同于其他厂商的“异构计算”设计,即让 CPU、GPU、DSP、ISP,甚至电源管理单元和基带单元等,都分别具备执行不同 AI 代码的能力,然后在实际使用中自动进行分配和协同工作。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将 SoC 的算力充分发挥出来,使得性能与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在高通走通了这样的连贯技术路线后,还逐步将高端设计迁移至中端平台中。

比如在定位相对较低的骁龙 680 这样的 4G 移动平台上,依然也可以看到源自旗舰的 Spectra ISP、Hexagon 处理器、Adreno GPU。

除此之外,高通也同样注重与业界广泛合作伙伴的联动合作。比如在影像方面,高通和徕卡、索尼都有进行深度技术合作,可以说理论上手机厂商只要选用了骁龙移动平台,就会在使用索尼最新 CMOS 方案时得到更深度的技术支持,或是能够在相机里集成来自 Leitz 的独家算法。很显然,站在手机厂商的角度上来说,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潜在的用户体验优势。

还有许多关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与细节,都需要通过创新的技术不断完善,高通所炼成的顶级移动体验,正是在数十年服务智能手机市场、与产业链伙伴合作的过程中,一点一滴不断进化、升级而来的。

从 2007 年开始,高通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供应商,并在此后一直保持着这个领导地位。在获得市场热度后,高通似乎更希望走向用户感知。5G 无疑是用户最关注的体验之一。

入门到高端,高通的全局思维

高通作为安卓智能手机移动平台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不仅仅在高端领域有着骁龙 8 系芯片,实际上多个系列的产品覆盖了不同的价位段,从旗舰到中高端、到入门平台划分明晰,差异化的优势充分满足了用户和厂商的不同需求。

近期,高通宣布推出第一代骁龙 4 移动平台和第一代骁龙 6 移动平台,面向中端和海量智能手机市场,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第一代骁龙 4 作为最新的骁龙 4 系移动平台,具有优秀的性能和 AI 特性,支持无缝、直观的交互体验。此外,该平台凭借先进的影像特性能够支持出色的拍摄能力,并带来更佳的连接体验,让用户能够尽情分享。

具体来看,第一代骁龙 4 是首款 6 纳米的骁龙 4 系移动平台,能够带来绝佳的性能和多天电池续航。与前代平台相比,其 CPU 性能提升高达 15%,GPU 性能提升高达 10%,支持用户流畅地进行多任务处理并享受沉浸式娱乐。

第一代骁龙 4 拥有先进的影像技术,它采用三 ISP 并支持多帧降噪,能够拍摄清晰且细节丰富的照片。用户还可拍摄高达 1.08 亿像素的照片,这也是骁龙 4 系所能达到的最佳影像特性。

同时,高通 AI 引擎带来更加无缝、直观的终端侧体验。利用回声和背景噪声抑制,用户可通过始终开启的语音助手获得即时支持或进行清晰的语音通话。

不仅如此,第一代骁龙 4 采用的骁龙 X51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能够支持 2.5Gbps 的超快 5G 峰值下载速度,同时高通 FastConnect 6200 能够轻松支持顶级 2 ×2 Wi-Fi 和蓝牙。

如果说第一代骁龙 4 是作为入门级平台的产品,那么第一代骁龙 6 则成为了低端给力选择,相较于骁龙 4 系,在国内更加常见。

第一代骁龙 6 允许用户通过对单帧逐行 HDR 图像传感器的支持,使用计算 HDR 拍摄高达 1.08 亿像素的照片和视频,这是骁龙 6 系列中首个使用该技术的平台。

此外,第一代骁龙 6 采用第七代高通 AI 引擎,与前代平台相比 AI 性能提升高达 3 倍,全面赋能基于 AI 的活动追踪等智能辅助功能。

强劲的游戏特性使第一代骁龙 6 的图形渲染速度提升高达 35%,处理速度提升高达 40%,从而在支持 60+fps 超流畅 HDR 游戏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实时响应和高清视觉效果,打造卓越娱乐体验。

该平台采用骁龙 X62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能够支持 3GPP Release 16 5G 规范和高达 2.9Gbps 的 5G 峰值下载速度,实现覆盖广泛的全球连接。第一代骁龙 6 也是首个采用高通 FastConnect 6700 移动连接系统的骁龙 6 系平台,能够支持 2 ×2 Wi-Fi 6E。

在终端机型中,有了骁龙 7 系芯片的加持,也有不俗的表现。高通骁龙 7 系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承接了 8 系旗舰很多延展性功能。

第一代骁龙 7 采用了最先进的 4nm 制程工艺,在一款中端芯片上实现了 4nm,意味着第一代骁龙 7 的综合实力已经趋近于旗舰芯片。这种制程升级带来的红利,很难具象化到某一个维度,但是在实际体验中就无时无处不渗透着先进制程的优势。

第一代骁龙 7 在影像、游戏、连接、以及安全方面也都继承了第一代骁龙 8 的高水准,处处散发着旗舰的魅力。比如,第一代骁龙 7 采用 Qualcomm Spectra 三 ISP,在影像功能上实现了更为专业的体验。配合高通第七代高通 AI 引擎,能够基于 300 个人脸特征点实现深度学习人脸检测,支持更准确的自动对焦,即使拍摄对象佩戴口罩也可实现。此外,第一代骁龙 7 的 AI 性能也提升了高达 30%。

另外,在安全方面,第一代骁龙 7 也远远走在了同类竞品芯片的前面,它首次引入了它首次引入了全新一代骁龙 8 采用的信任管理引擎,并且符合 Android Ready SE 标准,将用户安全提升到保险库级别,对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连接方面,第一代骁龙 7 移动平台采用第四代骁龙 X62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和 FastConnect 6900 移动连接系统,能够支持出色的 Wi-Fi 和蓝牙功能,以及首次在骁龙 7 系中实现支持的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打造无抖动的极致沉浸式体验。

去年发布的骁龙 8 已成为顶级 Android 体验的代名词,从性能、性能、AI、影像、游戏、音频、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这款处理器在游戏方面,搭载了新一代移动 GPU Adreno 730,相比上一代图形渲染速度提升 30%、功耗降低 25%;在 AI 方面,全新一代骁龙 8 移动平台搭载了第七代高通 AI 引擎,Hexagon 处理器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整体 AI 性能提升四倍;在拍摄方面,全新一代骁龙 8 拥有全球首个商用的面向移动设备的 18-bit ISP,有着每秒 32 亿像素的处理能力。

高通和骁龙的处理器哪个更好?插图1
图源:高通官网

相较于骁龙 8,骁龙 8 + 的 CPU 性能和 GPU 频率均提升 10%,而功耗也分别降低 30%,整体功耗降低了 15%。其他先不说,单是功耗的大幅下降,就足够为智能终端的运行提供很大助力。骁龙 8 + 同样支持最新骁龙影像技术,包括 18-bit ISP 支持、8K HDR 视频录制等。第 7 代高通 AI 引擎的能效也有所提升,骁龙 AI 能效提升 20%。

同时,今年高通推出的最新第 5 代调制解调器到天线 5G 解决方案——骁龙 X70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是全球首个集成 5G AI 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可支持高达 10Gbps(也就是万兆级) 的 5G 传输速度;更是全球唯一一款能够支持从 600MHz 到 41GHz 全部 5G 商用频段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高通和骁龙的处理器哪个更好?插图2
图源:高通

写在最后

在面向万物互联的全新 5G 时代,高通坚持与运营商、终端厂商、应用和服务开发商等在内的广泛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5G 的商用落地与普及。同时,随着 5G 的扩展,高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高通始终以研发先行,不断突破移动科技的边界,通过“发明 - 分享 - 协作”的商业模式,为移动通信产业开创了全新可能,为生态伙伴的创新奠定基础。自成立以来,高通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 750 亿美元。从 2006 年起,高通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公司年收入的 20% 以上。对全新研发项目的持续性再投入,将使高通在 5G-Advanced、6G 及更广领域实现基础性技术的突破。

智相联,万物生。高通公司将秉承“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理念,继续携手生态合作伙伴,以先进的连接、计算和 AI 等关键技术,助力智能网联终端的扩展和普及,加速移动生态系统创新,推动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

查看完整报告,请戳:

从体验到硬实力,高通骁龙移动平台收获人心的“招数”- 控制器 / 处理器 - 与非网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5896864/answer/2707284542

正文完
 
追风者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追风者 2023-11-06发表,共计3631字。
转载说明: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必删除。 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